大悲咒念诵网
大悲咒念诵网
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
主页/ 入门知识/ 文章正文

清净法师:大乘攻略:再学 五、方便为究竟

导读:清净法师:大乘攻略:再学 五、方便为究竟 南无阿弥陀佛! 我们继续学习道次第和大准提无上瑜伽。为了方便大家理解“瑜伽”,我们以一个法门为载体来解释,因为我本人修学大准提密法多年,所以我们用“大准提...
清净法师:大乘攻略:再学 五、方便为究竟

南无阿弥陀佛!

我们继续学习道次第和大准提无上瑜伽。为了方便大家理解“瑜伽”,我们以一个法门为载体来解释,因为我本人修学大准提密法多年,所以我们用“大准提无上瑜伽”来作表述。其实我本人是专修净土的,而净土宗有个特点:就是以浅语说深法。为了普及方便,把无上乘净宗玄门密意,隐而不说,修而不谈,谈多了不好普及。

我本意是在探讨净土法门的修法,但为了不起争议,我就用大准提来说净土的无上瑜伽,祖师称之为“净宗玄门”。这样,希望可以避免争议。针对普通大众的教典,像印祖的《印光法师文钞》等的教法中,祖师避谈无上乘的教理,怕谈多了会成为普及净土宗的障碍。我们遵循祖师的悲心,不谈净土法门的无上密乘,不谈。因为谈了也会起争议,纷纷扰扰,我就被打死了。我说大准提法,不惹净土行人生烦恼。

我本人修大准提法,曾蒙恩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准提法的秘密灌顶,也得到传承上师的许可传播大准提法,并且在修学中深受其益。我很多的修学思想,都是来源于持念准提咒之后的殊胜感通,在此也深深感恩上师三宝和准提佛母的慈悲加持。所以,在这里就以“大准提法”来探讨“无上瑜伽”。

瑜伽是什么意思呢?瑜伽具有三层涵义:相应、和谐、一致。

第一是相应。我们称“上师瑜伽”为“上师相应”,“上师瑜伽法”为“上师相应法”。在汉地,瑜伽用的比较多的是焰口,瑜伽焰口,我们俗称“放焰口”。焰口是一种施食方法,它就是以瑜伽的方式来施放焰口施食。

民间也修瑜伽,修身心合一,身心与天地合一的这种修法,起到修身养性、健身的作用,叫瑜珈(jiā),在佛教中叫瑜伽(qié)。瑜伽在多个层面中都有,并不仅仅是佛教中独有。

佛陀当时在印度传播佛法的时候,并没有刻意在有为法上建立一套独立的体系,而是接纳了婆罗门的很多工具来用。就像我们说地、水、火、风——四大元素是婆罗门教的,佛陀在传播教法中,借用了当时的现成工具,在此基础上升华为佛法。如果他要在中国传法的话,完全可能会借用五行——金木水火土的概念来说佛法,这是佛陀的慈悲智慧。如果他完全重新建立,一是普及很难,再就会起对抗。他借用现成有为法的工具,在原基础上升华为佛法的解脱,就容易被接受。

佛教传到西藏,就和苯教适当融合;传到中国,和儒家适当融合。在造像上,藏传佛教、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就不一样:藏传佛教的造像千姿百态,有青面獠牙的忿怒相,喜乐相等;在汉地,则是很儒雅;在南传佛教,主修二乘,都是以一种苦行僧、偏瘦一点的状态呈现。这是根据三地本土文化的底蕴不一样,方便示现,应机说法。佛教如上善若水——进到圆杯子里,它就示现圆;进到方杯子里,它就示现方;得寒结冰,遇热蒸腾,入地渗漏,纳川为海。……这就是佛陀教法。

佛陀讲法的时候,有人问:“我是一个养牛的人,我也想亲近三宝修行,我应该怎么修行呢?”佛陀说:“你的牛怎么养呢?”这人说:“我养牛,就是为了让它产奶多、繁殖好,我给它喝干净的水;不让它们有恐惧,躲开狼群虎豹对它们的恐吓;定期给它们洗刷皮毛;让它们吃洁净的草。”佛陀说:“佛教的教法也是如此修行。你要远离不善的东西,保持清净的东西;远离产生恐惧和灾难的因缘;要听受善知识的教导。”佛陀说:“佛教的修行,和你放牛是一样的。你放好你的牛,把放牛的办法用到求解脱上,你就解脱了。”

还有人问:“我是个驯马的,我想跟着佛陀学习,我应该怎么做呢?”佛陀说:“你是怎么驯马的呢?”这人说:“我驯马时,遇到有种马呢,我摸摸它的毛发,摸一摸它的毛,马就驯好了;有一种,我拿出鞭子亮一亮,它看到鞭子就老实了,就驯好了;还有一种,我用鞭子抽它两下,不要抽得太狠,仅仅触及它的皮层,它就乖了,听话了;还有一种,我要把鞭子实实在在地抽在它身上,它就变好了;再一种呢,抽在身上不管用,要把它捆起来,打得它骨断筋离,再把它养好,它就听话了,就驯好了。”佛陀说:“我的教法亦复如是。有的众生,我跟他说一说佛陀的教法,他就信受了,就能获得解脱;有的,我要给他讲因果,讲地狱,他就能信受;有的,要看着他受尽苦难,才可以度。……”佛陀说:“我的教法和你的驯马是一样的。你遵循这种方式修行,就能获得解脱。”

遇到一个弹琴的人,也想亲近三宝,佛陀就说:“你怎么教授弟子弹琴呢?”这个人说:“我教授弟子弹琴,首先要把琴调好,不能太紧,太紧一弹容易断;也不能太松,太松弹不出声音。所以,第一我要先把琴弦调好,要不紧不松。”佛陀说:“我的教法亦复如是。修行要不紧不松,保持中道,就能够解脱。”

佛陀对国王、将军、医生、农民,也是如此引导。佛陀从不推翻你现有的工作——你现在工作不行,辞掉,跟着我来修行。佛陀不这样。佛陀都是:你现在干什么工作?——好!你现在的工作,你觉得怎么出成绩?——好!这个方法用到修行上,就解脱了。

佛陀在印度的传教过程,从不推翻,任运升华。后人因智慧不够,面对八万四千法门,有的无所适从,有的诤论纷纷,其实都是佛陀教我们,立足你现有的职业、现有的生活状态、现有的生活模式,只要保持一颗解脱的心,把你所创造财富、事业、名誉的机缘、方法,用到求解脱上,人人得解脱,人人能成佛。

这就是立足当下。无上瑜伽就是如此,不离当下,具足解脱。

瑜伽的概念就是相应:

第一是相应法,与上师本尊的相应法。

第二是和谐,建立与本尊的和谐,与天地万物的和谐。

第三是一致,也叫统一,完全一致。

这就是瑜伽的三层基本涵义。

我、本尊、天地万物,一体不二,同为如来藏之显现。此时此刻的我,置身于清净光明坛城。佛经所描述的菩萨品质、境界、国土,皆为我之当下境界。贪、嗔、痴,分别为喜乐、忿怒、寂静本尊之显现。一切万法都是光明显现,一切现象都是本来圆满,一切天地万物都是诸佛坛城,一切众生都是如来不二化身。

无需改变,我们当下的一切都是完美显现。如果愿意改变,只是再换一种完美显现。选定一种完美的显现模式,我们会成为他。发现显现完美的过程,就是修行的次第;发现显现之完美,就是悟道;现证完美之显现,就是成道。这就是无上瑜伽的修法,又名大准提、大圆满、大方广、大手印、心地法门。

密宗大准提法,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大乘法门,其特征主要是殊胜的方便琳琅满目,它可使具备殊胜因缘者,直接观修如来境界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,依照生起次第,首先抉择情器一切世间皆是清净本尊刹土,消除与之相悖的庸俗迷乱执著心,并通过禅定之力,观想一切皆是清净的佛世界。

【无上瑜伽的内涵就是:不要试图摒弃或改换那些相对的存在状态,而应去了解它的真实本质,体悟它的完美,享用他的恩赐!】

我们受概念的影响,受信念的影响,受法执的影响,让我们对源自光明、也本具光明的世界,充满着种种的错觉,所以就造成了种种的痛感。对此,佛陀令众生从迷幻颠倒中解脱,进入正念,一般用三种方法:一是教授法,二是喻授法,三是直指法。

教授:从教理方面,建立道次第,一步一步地来说,首先令他生起信心,然后逐渐把他引导到最上乘,汇三归一,这叫教授。

喻授:对一些根基比较利的人,就像隔了一层窗户纸,就用比喻的方式让他方便生起正解。

直指:单刀直入,明确告诉他。

佛陀用这三种方式,分别对下根、中根和上根,对机说法。

无上瑜伽,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道次第,到了这里,相当于直指范畴。就是告诉你:经典所描述的所有的佛国境界,并不在遥远的天外,它就在你我的当下!就是你的此时此刻,本具完美,只是你错认为它不完美。现在你需要调整回你的思路,体悟它的完美。

对于深陷世间八法的我们来说,只要找到所生烦恼的这件事为我们带来的好处、利益,我们一定会破涕为笑。然而,无明的生命本身是八苦交煎的。佛陀说人生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五阴炽盛。即使通过找到一点好处和利益来获得暂时的喜悦,一转身仍然是苦不堪言,烦恼无尽。

所以,修行人不能总是依靠这种暂时的止痛药,而应该进一步观修,以通过透视“苦”,找寻究竟的安宁与快乐。

因为所有的生命情境,即使曾是悲剧的、无意义的、恐怖的,一定都是滋养我们身心生命的营养,端看我们会不会清明而快乐的享用。洞察到五欲之乐所带来的苦,我们会生起深深的出离心;用心体悟到苦之源头的庄严,我们会具足智慧心;致力于体悟大众本具的庄严,就是全然的菩提心。

对于志求解脱的修道人来说,当下的每一件事,都是我们修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最佳对境。当前的每一位生命,都是为加持我们早日成就道业而示现的佛陀。发现自己本具的圆满和庄严就是智慧,发现大众本具的圆满和庄严就是慈悲。发现自他本具的庄严,亦即解脱。

佛陀说:“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。”所以,我们无明、苦难和堕落的假象背后,必有实相的庄严。相信或求证佛陀的教言,则必会发现庄严的存在和永恒。或许,就连那所谓的“无明、苦难和堕落”亦是来自、存在且将回归于这份庄严。

如实接纳自己,以出离心体悟自己的庄严,谓之自度;如实接纳众生,以菩提心发现众生的庄严,是谓度人。外在的事物是否会捆绑着我们,全然在于我们的内心。让我们的内心完全开放,不否认自己的缺点和过失,亦体念他人的感受;既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失去内心的庄严,也怀着敬意看待他人当下的体验;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洞见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”永嘉大师《证道歌》:“顿觉了,如来禅,六度万行体中圆,梦里明明有六趣,觉后空空无大千。”都是指,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夫。

须知,修行出世解脱之法,从无违缘和障碍,有的只是上师和善知识。当我们感觉遇到违缘时,说明我们已经落入世间八法,此时要做的不是要改变现象,而应该透视它,看清它的本质,发现其本具的庄严所在。

所以,不要试图摒弃或改换那些相对的存在状态,试着了解生命的真实本质,体悟生命本具的圆满和庄严。当我们对生命中所有的现象,都如实接纳,臣服外缘,同时生起光明觉照时,任何事情不会再挫伤我们,束缚我们,而只会令我们进步和解脱。自此,智慧、觉知、慈悲、柔软、豁达和自在,会充满我们的生活。

【天地万物都是诸佛的身密,一切音声都是诸佛的语密,你生起的每一个思想念头都是诸佛的意密。】

《圆觉经》说:“一切障碍,即究竟觉;得念失念,无非解脱;成法破法,皆名涅槃;智慧愚痴,通为般若;菩萨外道所成就法,同是菩提;无明真如,无异境界;诸戒定慧及淫怒痴,俱是梵行;众生国土,同一法性;地狱天宫,皆为净土;有性无性,齐成佛道;一切烦恼,毕竟解脱;法界海慧,照了诸相,犹如虚空,此名如来随顺觉性。”

因为你本身就是诸佛的化身,连同你周边的一切,这就是诸佛的坛城。你的语言,你说出的每一句话,都等于是佛的语言。它具有无边的力量,说出的话会成真。过年的时候,老人都是让我们说好话,说过年的话,不许我们说不好的话。这里面是有道理,有内涵的。过去的古圣先贤,也用很多比喻的方式告诉我们这个实相。

其中,就有“阿拉丁神灯”的故事。这是个阿拉伯故事,但说的是一个叫阿拉丁的中国小孩。他捡到一个灯,擦拭的时候,出现了一个灯神。灯神说:你的愿望,就是对我的命令。

用这个来比喻什么呢?这个灯比喻为我们的末那识——第七识,第七识把我们的佛性给包起来了,让我们佛性的光芒无法透显。当我们擦拭它的时候,把末那识擦拭得保持平和,佛性的光芒就照射出来。我们说的每一句话,直接跟佛性沟通的时候,我们就有了佛的幻化力,无边的幻化力。它用这个比喻讲擦拭心性。

佛教说“魔王波旬”,说的是谁呢?就是说我们的第七意识。他代表了“贪、嗔、痴”三种情绪,由于我们的法执造成的“贪、嗔、痴”。而这种“贪、嗔、痴”会左右我们的意识,左右我们的思路,会让我们照着“贪、嗔、痴”的方向去做。尽管他是起“贪、嗔、痴”的,但是推动他“贪、嗔、痴”能量的,仍然是佛性。

就像放电影,电影胶片就好像我们所说的第七意识,胶片要打到屏幕上产生视觉光影,屏幕就像我们眼前的世界。灯光照在胶片上,胶片上的图案显示到屏幕上,电影就出现了。电影就是我们的外在世界,胶片就是我们的第七意识,而产生光的能量,就是佛性。

因此我们知道,无论胶片怎么运作,出现什么样的图案,把我们的世界搞成什么样的世界,它仍然是本具的光明。只是由于末那识的影响,让我们产生了错觉。现在进入密乘的时候,就是方便为究竟,当下即坛城,当下即解脱。

我们小的时候,听到一些鬼故事、一些神话,导致我们晚上睡觉做噩梦。如果一个人晚上梦中有恶人追杀,就会很紧张;梦见恶狗、猛兽、蛇,就会很害怕;有时候梦见鬼,会吓得哆嗦,汗流浃背醒过来。……

在密乘中,为了解除我们这种恐惧感,就直指心性告诉我们:你梦中所见到的所有景象,都是佛的化身。而且这是千真万确的实话,符合事实!我们过去误认为他是鬼怪坏人。所以在藏传佛教的造像中,就选用了几种造像:一种是喜乐造像;一种是忿怒造像;一种是寂静造像。

藏传佛教的造像和汉地的不一样。佛教进入汉地,是和儒家文化相结合的。儒家文化以庄重、儒雅为内涵,所以我们的佛菩萨造像非常儒雅,像很有内涵的文人似的。佛教进入西藏,西藏过去是苯教盛行,苯教带有民间巫术的色彩,但他们也有大圆满见的见地。他们的民族生活质朴,没有太多束缚。因此就有忿怒相和喜乐相的造像,视觉冲击力很强,表法形式很犀利,形成了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。

由于,古印度版图很大,城邦部落很多,佛陀到哪里讲法,也是根据当地的状态,不会否定当地的本土文化来建立一个新文化。如果否定当地文化,就会起冲突,会被人赶出来的。所以佛陀到哪里讲法,你这个国土具有什么样的民间文化,就在这个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到佛教的解脱高度。哪一个都是这样,但是都有一个核心——趋向解脱。只有这个核心内涵不变,其他表现形式经常随缘变化。

当我们了解其内涵的时候,就不再起派别之争。派别的争论往往是学者的争论

。真正的修道者,只要你趋向解脱,不要去争论哪种形式。哪种形式能令我们解脱,我们就用哪种形式。这就是单刀直入,应机说法。

忿怒相,如妖魔鬼怪,青面獠牙,有的牙龇在外面、有的头上长角、有的牛头、有的马面、有的浑身漆黑并踩着死尸,手里拿着骷髅头……佛陀告诉我们,这些看似妖魔鬼怪,其实都是佛的化身。我们在汉地梦见妖魔鬼怪,认为是不吉祥的梦;但如果在西藏做了相同的梦,就会很欢喜,“哎呀,太高兴了!我昨晚梦见忿怒相的佛了!”你看,至于梦里他是什么根本无关紧要,你感觉他是什么却很重要。

此处,大家好好参究:他是什么不重要,你感觉他是什么很重要——你感觉他是什么,他就是什么!所以在梦里,当梦中看到鬼来了,你就说:“我礼拜佛!”他即刻就成为佛陀。因为他没有自性,梦中的景象都是佛性经心意识造作的能量显现。他没有独立的自性,他的本性也是诸佛。

所以,我们看山河大地的本性,也是佛!我手上这串念珠没有自己的本性,但它有着和我们相同的佛性,这个杯子也是。那我说这串念珠是诸佛的显现,有的人也把它观想成佛,这个大珠是阿弥陀佛;这条绳线是观世音菩萨,代表以慈悲心贯穿整个的生命历程,那就成佛了。所以,“山河大地是如来”,一切显现都是佛,因为他们都是从佛性中显现的。

就像你看的那部电影,你说是电、是光?哪一个都没有错,都是光学、电学;当你见到恐怖的、恶的东西,你要想到那是忿怒相的佛。当你看到坏人,你就想:忿怒相的佛来了!那个人再坏,对你却坏不起来,因为他是由你“唯识所变“的。你的世界的一切都是由你来定位的!你的意念就是佛的意密,你的语言就是佛的音密。说这个人坏,你说着说着他就成了坏人。

在学校里做了个实验,老师说:“这部分都是学习好、智商高的好孩子。”指着另一边孩子说:“这一部分孩子都不好。”过一段时间,这部分孩子学习退步,考试就不行了。当你说自己的孩子:“我的孩子,是好孩子,聪明能干!”他就越来越聪明能干。你要说:“唉!败家子,完了!毁了!……”孩子就越来越毁了。

所以,你所说的每一句话,都是你对这个灯神、这个宇宙、对着自性下的命令。你的每一句话都是对这个世界的营造,所以不要乱说话!不要乱动念头!要动就动光明的念头,要说就说美好的、祝福的语言。

还有喜乐相和寂静相,分别代表贪和痴。在密乘中,这个世间没有坏事,贪、嗔、痴,这三者都是源自佛性。修行过程中的我们也是如此,不怕念起,就怕觉迟。当我们起贪心时,我们是喜乐本尊;起愤怒时,就是在修忿怒本尊;当我们安静时,就是修寂静本尊。

所以,当你明白了这个道理的时候,贪、嗔、痴都成为道用,没坏事了!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全体是佛的光明!所以密乘是直指心性,中阴文武百尊灌顶就是明示这种显现。阎罗为法王,牛头为文殊大威德,马面为观音马头明王,黑白无常为寒林尸主本尊。

我们要觉知,所有我们生命中、梦境中出现的一切男人,都是勇父;所有的女人,都是空行母。勇父和空行母,就是男菩萨和女菩萨。在密乘中,无论梦见男人女人或者怪兽,都是对我的加持。无论梦中示现什么形象,像金刚亥母示现的就是浑身赤红,裸体,龇牙,手中拿着盛着人血的头颅和钺刀,随时把人切开。不明白的人会恐惧:“梦见鬼了,厉鬼啊!”但是在密乘中则是解脱之相。憨山大师曾梦见文殊菩萨示现为金刚亥母入梦,赐以颅脑和人血,饮食后心性大开,豁然悟道。所以,梦中的贪嗔痴,也都可以转化为解脱的加持。

印光大师说:“只看好样子,不看坏样子。看一切人皆是菩萨,唯我一人实是凡夫。”明白了祖师的密意,你再看别人,就不会再以好人、坏人来区分,谁对、谁错来判别,真正进入无分别的状态。人人是好人,事事是好事,我们对这个世间充满着感恩和敬畏。

因为,所有女人都是空行母,你不要对她有毁谤、嗔恨和不满,你对空行母嗔恨怎么能行呢?空行母就是女菩萨,勇夫就是男菩萨。无论是男菩萨还是女菩萨,你都要心生感恩,一定是来加持你的!如果他的行为表现得很好,那是在给你说法;若他故意表现得很坏,是在给你说戒。总之,他都是在教你成佛。

天地万物,都是在围绕你一个人成佛而运作的。除了你,没有外人!其他人都是佛性的化身。当然,连你也是佛性的化身。所以,你就知道在极乐世界,这些鹦鹉、舍利、迦陵频伽、共命之鸟,它们不是因为恶业转生到这里的,它们没有自性,“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,变化所作”来的,在这个境界里没有三恶道。

同样,你此时此刻身边所有的人、事、物,都是缘起无自性,他们都是佛性显发的,都是为了正法宣流,为了令你开启智慧而显发的。你就明白印光祖师所说“看一切人皆是菩萨,唯我一人实是凡夫”的境界。祖师以浅显的语言,说甚深的密法。

当我们开始致力于参究法理的时候,心中就能开启意伏藏。你听了这个课,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,再回去看经书,完全不一样了。每一部经典说的“当下”,都是我当下的境界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。然后,你再看里面所说的,字字句句都是针对我而说,不是给别人说的,都是佛陀为我宣说。

我写过一首打油诗:“眼见尽善色,耳闻悦意声,鼻嗅妙天香,舌尝珍馐味,身感轻柔触,意摄智能法,佛身遍法界,无刹不净土,根尘妙通处,三际恒吉祥。”在《都市茅棚》中有一篇文章,大家也可以参看一下:

《274、屎的哲学》

一天傍晚,释清净在河边散步,河边的小树林鸟语花香,风景如画。不意间看见百花丛中的一坨巴巴,大煞风景,不禁连声“惭愧!惭愧!”

谁知这坨巴巴说话了:“不知法师为何惭愧?”

“想到自己得天地之孕育,万物之滋养,众生之呵护,三宝之教化,却无以为报,故而惭愧;想到自己头出头没,轮转生死,万劫无明,广造恶业,故而惭愧;想到自身业障凡夫,血污杂垢横陈,九窍长流不净,四肢百骸渐老,故而惭愧;想到如此百花美景,却有人留下一坨脏兮兮的巴巴,更是替他惭愧!”清净认真回答。

巴巴笑了:“想不到法师出家修道多年,竟然毫无长进!”

“此话怎讲?四念处之‘苦、不净、无常、无我’是佛陀所教授,我如是观修,难道有什么不对吗?”清净被一坨巴巴批评,心中有些不快。

巴巴说:“佛陀的教言当然不会有错,只是你的理解不见得都对。须知四念处之不净观法,是修行人培养出离心的教法,却不是修行的根本目的和果位。

“依照佛教的说法,无论我们当前是如何的迷妄或混乱,我们的根本本性仍是清净澄明。乌云虽能暂时遮蔽红日,却无损于太阳普施光明的能力,同样道理,身心的客尘烦恼——我们的迷惑恼乱及由它们引生的种种痛苦,虽能导致暂时性的障碍,但绝对无力损害心识的清净本性,甚至要动其分毫亦不可能。住于我们内心深处及一切有情众生心中的,是一个慈悲和智慧的无尽泉源,没有任何人例外。一切心灵修持的究竟目标,不管它们是否称之为‘佛法’,皆是要令这种清净的本性显露或触及这种清净的本性。

“当我们己身开发本具的内在清净及慈悲时,便会在他人身上看见这种清净本质及慈悲的品性;如果我们未能触及这些存在于内心的德性,眼下所见的人便会尽显低劣浅陋,因为我们每天所见的一切身外事物,实际上就是我们内心实况的倒影。”

清净不禁肃然起敬,连忙对巴巴施礼,请教大乘修行之法。

巴巴说:“大乘修行之法,无非就是实现我与本尊的不二关系。时间取当下,而非未来;空间取当体,而非他方他体。以‘我入本尊’或‘本尊入我’为窍诀,如同水乳交融,子母光明会,观修自身即为本尊身。初期的修持次第,视自身为本尊的过程,多半是刻意造作,但是,当我们如法精勤修学之后,便会察觉到这种自生本尊是明显远胜于现时的我相。我们的心会真实转变为本尊的佛心,我们的庸常觉受——所见之境、所闻之声、所尝之味,皆会转化为本尊的庄严受用。这并非大话西游,因为过去已有无量诸佛和祖师大德就是如此转化。所以,只要我们厉力勤修,又怎会不能证得相同的殊胜果德?!”

清净大为折服,但仍有疑惑,问曰:“难道你这坨巴巴也可以与本尊不二吗?”

巴巴昂然环顾,含笑点头:“当然,不仅我与本尊不二,就连我身边的蝼蚁、残叶、砾石、腐土,全部与本尊不二!”

“可是你和它们都是如此臭秽卑陋,与光明显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的庄严本尊实在相距甚远……”清净还是难以信服。

巴巴继续说:“所谓‘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’,我在你眼里是排出的不净物,可是在花草林卉眼中却是救命良药,天厨妙供,百味美食。同样花草树林排出的氧气和生长的果实,又成为你的救命良药,百味美食。所以,这个世界任运天成,万物和谐,各具庄严。”

清净继续请教:“我现在是庄严人身,你却是屎尿之物,这是我们宿世因果报应不同所成吗?”

巴巴笑着说:“你怎么还是如此不开窍呢?尽说些外道的见地。难怪我昨天还在人类身体之中,今天就被你当做身外之物。就像你的头和脚,他们是因为各自宿世因果报应不同所成形象不同吗?须知天地唯一心所现,万物尽在自性之中。《楞严经》云:‘不知色身,外洎山河虚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。’当你只把身体和心识认为是你,则‘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,唯认一浮沤体。’

“佛陀告诉我们:‘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’此时此刻的当下,亦如大梦。在这个梦中的‘你、众生、空间、万物、事件’亦是平等一如的妄念,是一心所现的场景。你不可以只把你的身体和心识认为是你,其他是‘外人、外物’,这一切绝不仅仅是你的身外之物,而是‘心内之物’。

“须知:起点在何处,终点便在何处。这就是‘根道果’之法。明了了起点的人,必能安住于终点,也自然知道当下是怎么一回事,所以也就不再有死亡和轮回的苦难。”

巴巴看出清净听得心中惶恐,似懂非懂,便说:“你深陷二元分别中已久,难免如此。不急,回去慢慢参吧。我要去游历轮回了,再见!”

巴巴说完,融入卉木之中,留下目瞪口呆的清净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