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悲咒念诵网
大悲咒念诵网
放生杀生现报录 破戒果报故事 因果故事 五福的意义 种善因得善果
主页/ 其他因果故事/ 文章正文

于晓非:比丘与乞食《金刚经》系列导读之十九

导读:于晓非:比丘与乞食《金刚经》系列导读之十九于晓非,1985-2015年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,现任净名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(筹)名誉会长,喜马拉雅FM2017年度历史人文类十大节目“于晓非《金...
于晓非:比丘与乞食《金刚经》系列导读之十九

于晓非,1985-2015年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,现任净名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(筹)名誉会长,喜马拉雅FM2017年度历史人文类十大节目“于晓非《金刚经》导读”主播。

比丘是梵文词“bhiku”的音译,意译是“乞士”,即要饭的人,其实指的是释迦牟尼的出家弟子。在印度,像佛陀以及佛陀的这些出家弟子,他们来到恒河边、来到树林里出家修行,从出家修行那一天开始,就不再开火做饭,靠乞食为生,所以他们得到一个名字:“乞士”,“bhiku”,“比丘”。他们每天到城市村庄沿街乞食,那有个问题:天天来乞食,印度人给吗?一天乞,给,两天乞,给,天天都来乞食,印度人给吗?给的。不仅给,而且争先恐后地给,还要把饭中的精华部分给比丘。为什么?这涉及到印度的一个文化传统。

印度的乞食文化

印度人认为,当供养一个人的时候,这个人往昔多生累劫的、相似相续的过程中所积攒的福德中,等值于供养物品的福德,在供养的那一当口,会流淌到供养者身上。所以在印度,一个人想得到谁的福德,就去供养谁。而在印度人的心中,谁的福德最大最好?出家修行人的福德最大最好。因此在印度,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去供养修行者。老百姓愿意供养修行者,而修行者每天来乞食,心中就没有什么歉疚?很坦荡吗?很坦荡。修行者坦坦荡荡地接受老百姓的供养。为什么?因为修行者是众生的福田。修行者的修行不是为自己,是为众生,不能把修行的功德贪为己有,要通过接受众生的供养,把福德施于众生;所以修行者接受众生的供养是坦坦荡荡的。因此在印度,百姓愿意供养修行者,修行者又坦坦荡荡地接受众生的供养,那么在印度,修行者就可以以乞食为生。

后来佛教传到中国,出现很多障碍,这是其中的一个。在中国汉族地区,出家修行人继续托钵乞食、效仿印度的修行者,就有问题了。第一,中国人不给;第二,再去乞食,有人就要批评了,比如说儒家,有的学者就开始写文章,批评佛教徒是社会的寄生虫,佛教徒出家修行是不劳而获。因此后来中国的佛教寺院自己开火做饭了。中国的寺院里都有斋堂,以至于到了唐朝,有一位禅师叫百丈,他给中国的僧人在释迦牟尼所制定的戒律之外,又制定了一些新的规矩,叫《百丈清规》。《百丈清规》中有一条,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。”要求比丘一天不参加社会生产劳动,就一天不吃饭,这就形成了汉传佛教一个很重要的特点。当然,这一点其实我们中国人是应该反省的。说僧人乞食是不劳而获,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承认不承认僧人在寺院里参禅、念佛、修行、讲法这些活动是劳动。如果不承认这是劳动,拿一分钱都是不劳而获。如果能够理解这不仅是劳动,而且是非常神圣的劳动,那么供养就是应该的。特别是一个在家的佛教徒,供养僧众应该是自己的职责。

“比丘”这个词讲完了,“比丘”这个词前面还有个定语,“大”比丘,是指1250个比丘,即佛陀弟子当中比较重要的弟子。其实,这1250个比丘,在佛教里被称为释迦牟尼的“常随众”,他们总是跟随着老师,老师走到哪儿说法他们就跟到哪儿听法——用今天的话讲是释迦牟尼老师最坚定的粉丝——所以称他们为“大比丘”。

菩萨众

“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。”

“俱”就是在一起,今天佛陀说法的主要听众是这1250个比丘。但是有个问题,《金刚经》是部大乘佛法的经典,而佛陀讲大乘佛法经典的时候——有比丘僧是听众,当然这些比丘僧现声闻相、现比丘相,往往都是回小向大,有些比丘证了阿罗汉,但不满足于自我的解脱,又发菩提心听佛陀说大乘佛法,但毕竟他们是比丘相——听众往往应该是菩萨,可是从《金刚经》的鸠摩罗什译本来看,似乎听众主要是比丘,好像没有菩萨,这件事儿非常重要。

《金刚经》的义净译本是:“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众”,义净法师的译本有菩萨。《金刚经》现在还保有梵文原本,对照梵文原本,其实现在的梵文原本里边,是有菩萨的,“bodhisattvairmahāsattvai”,就是“大菩萨众”。因此参照梵文原本,参照义净法师的译本,可以说,佛陀这一次讲《金刚般若经》,听众里不仅有“千二百五十”的比丘僧,同时有大菩萨,所以《金刚般若经》是一部大乘经典,没有问题。

世尊

看下一句:

“尔时,世尊食时,著衣持钵,入舍卫大城乞食。”

“尔时”就是“这时”。“世尊”,这是鸠摩罗什《金刚经》译本中出现的对释迦牟尼的第二个称呼。前面称为“佛”,这儿称为“世尊”。“世尊”的梵文词“bhagavat”,在印度并不专属于佛教。佛陀降生以前,这个词就很流行,指具足福德的人。福德体现在哪些方面?比如说很有财富,很有名望,很受人尊敬。在印度,佛教之外的一些宗教派别中,“bhagavat”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敬称。“bhagavat”有时音译成“薄伽梵”,有时译成“世尊”。佛陀诞生以后,佛陀说法,佛教就把“世尊”这个词引入到佛教的思想体系里来。所以在佛教里,世尊指谁?就是指佛,具体地讲就是指释迦牟尼;释迦牟尼是值得我们世人所尊敬的一位老师,所以称他为“世尊”

食时

下一个词“食时”,鸠摩罗什译本的语言非常简练,“食时”就是到了吃饭的时候了。那么出现一个问题,佛陀、释迦牟尼,每天吃饭是定点呢,还是饿了就吃?释迦牟尼是每天定点吃饭的。印度人相信生命是六道轮回,也就是相信生命是死了再来、死了再来、死了再来的,而承载着死了再来、死了再来的生命形态不止是人一种,比如说还有天道众生,还有畜生、饿鬼和地狱,而印度人把六道众生在一天当中吃饭的时间,做了个划分,他们认为早晨太阳初升时,是天道众生吃饭的时候,中午是人吃饭的时候,过了中午太阳偏西了,也就是下午,是畜生吃饭的时候,等到太阳落山了,天黑了,那是饿鬼吃饭的时候,地狱众生显然就不吃了——那地方那么苦,没饭吃。佛陀是示现在人中,示现在人中的佛陀,就是中午吃饭。用现在的时间计量,大概是上午十点半、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,过了中午十二点,太阳偏西了,就不属于人吃饭的时间了。所以佛陀大概是中午十二点以前吃饭,而且佛陀每天只是吃这一顿饭,叫“日中一食”。佛陀自己是日中一食,也教导弟子们应该日中一食,叫“不非时食”,即不应该在不该你吃饭的时候吃饭。后来佛教传承的过程中,很多佛教徒都努力日中一食,但是有人觉得一天只吃一顿饭,又从事着繁重劳动,似乎身体受不了,说能不能吃两顿?可以。但是第二顿饭只能加在早晨,不能加在午后,可以晨起一食,午时一食,而过午不食。现在很多佛教徒特别是很多出家修行的师父,还都坚持着过午不食。

所以鸠摩罗什翻译的“食时”,就是佛陀准备要去吃饭了,这个时候应该是上午。其实对照《金刚经》梵文原本,时间是“pūrvāha-kāla-samaye”,指的就是上午,没有问题。

着衣持钵

佛陀要准备吃饭了,因此“着衣持钵”,“着衣”就是穿上衣服。但是要注意,这个地方的衣,在佛教里称为“大衣”,就是外面最大的那件袈裟。这件衣服,佛陀只有在说法的时候跟出门托钵乞食的时候才穿。后世的僧众也只有在参加很隆重的佛教活动的时候才穿,比如说拜佛的时候,比如说听法的时候,比如说参加布萨的时候,僧人会把外边这件大衣穿上。每逢穿大衣,就是佛教很隆重的活动。可以看到,佛陀出门托钵乞食穿大衣,那么在佛陀心中,乞食是一件相当隆重的事情,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乞食本身就是修行。

佛陀“着衣持钵”,钵是僧人乞食的食具,就是碗。印度乞食用的钵,大体有铁制和陶制两种。佛陀披上大衣,拿起乞食食具,“入舍卫大城乞食。”大家看,舍卫是“城”,不是“国”。佛陀开始了这一天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:乞食。那么佛陀是怎么乞食的?乞食有什么规矩吗?

金刚般若经集篆.三十二体.鸠摩罗什译.宋道肯集篆.明.洪度临书.明万历三十九年刊本-22

本文由净名精舍根据喜马拉雅FM“于晓非《金刚经》导读”第019讲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