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悲咒念诵网
大悲咒念诵网
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正法眼藏-白云禅师 佛祖十大弟子 释迦牟尼佛传 证严法师说故事
主页/ 佛本生故事/ 文章正文

了解经典“四十二章经”

导读:了解经典“四十二章经”我们首先要了解这部经为啥称为《四十二章经》?这是佛法传进中国来以后的第一部经典,具有佛法里程碑的象征意义。整部经的文体形式类似于东汉时期的文体,有点像道士或者儒家经典的章回体...
了解经典“四十二章经”

我们首先要了解这部经为啥称为《四十二章经》?这是佛法传进中国来以后的第一部经典,具有佛法里程碑的象征意义。整部经的文体形式类似于东汉时期的文体,有点像道士或者儒家经典的章回体,是迦叶摩腾、竺法兰共译,这两位是证果的圣人。

我们都知道当时是道教和儒家风行天下的时候,此前,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很久了,只是没有以正式的国家接受的形式立出来一种比较正规的接受方式。白马驮经到洛阳,(洛阳当时叫东汉的国都,西汉的国都在长安,因为后来王莽篡权,这段历史应该都知道,刘秀又建立东汉。)东汉永平十年进到中国来的,以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形式正式接受佛教在中国传授。

当时寺是国家机构,现在我们不知道这个概念,在佛陀时代不叫寺,叫精舍。你看,祈园精舍啊、竹林精舍啊。后来到中国以后为什么称为寺院?寺和院都是国家机构,属于政府机构,有点像现在的外交部礼宾司那个感觉。当时佛教是非常正统的,官方性质的。这部《四十二章经》作为佛法在中国正式传播的一部根本典籍,是非常重要的。

这部经汇集了佛陀四十几年说法的精华,你不要认为这部经是佛按章回次序在依次给弟子们讲,不是那样的,是汇集了四十九年的言论。通过这两位圣人,他们自身对佛法的修证量和感受,以及他们所奉持的教典,这样种种汇集起来的。

佛法所谓的传承是什么?一定要有亲身的证量,信解力一定有才行。如果没有信解力没有办法堪受传承,所以这两位大德是已经证入圣境的人,他们对佛的智慧绝对是可以相信的。

有一个观点我们要知道,这两位大德肯定是了不起的人,他告诉我们“只要你没有登四果圣位,你的心是不能相信的。”换句话说,你的意(你的观念)是不能相信的。为什么他能这样说?他能这样说,肯定是已经成就的。所以我们绝对可以认同这部经典的圣义智慧是符合佛之圣道的,这个就没必要再去怀疑。

所以你看,经文中各种概念非常明确。首先沙门的概念,其次观念、信心,几个概念都讲得非常明确。而且什么叫中道,怎么持戒的规范,什么叫最高的持戒,戒定慧三种修为的具体法则,这里都有核心的阐述。这些都不是我们平常的那种理解,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地去学这部典籍。

这部典籍作为佛法的传承伊始,在过去就有很深的影响力

。在汉朝以后姚秦五胡乱华的时候,鸠摩罗什大师出现以后,包括玄奘大师出现以后,这部《四十二章经》被收集到《大藏经》里,很少有人问及这部经典了。但是这部典籍对刚开始学佛修为,有非常好的善导作用。能够告诉我们具体的方法,修行的路径、思惟的过程都讲得很细。

所以我们要仔细地学修,而且不要说我们去学修一遍,如果有机会肯定会深入探究!我们这回的讲解只是略讲,随着以后有机缘还会引章据节地细讲。以前在佛学院的时候我也给我的同学讲过,那时候的讲解跟现在又不一样。那时候基本上是背书的,因为平常看的典籍多,用别的词拼凑起来解释它,佛教典籍用学来的词汇堆积起来去解释它是不行的。

佛教典籍必须用心灵深处的感受力感受它,接受它,融入它,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它里头的意思。这也正是当时我师父讲的,学佛的人,修行的人,一定要记住,文字章句只能说明修学的方向和行为规范没有错误,但是它其中的深义必须用心灵感受才好。必须用我们心灵深处那种认真的力量去感受(我们现在讲话叫执著),才能够知道意义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