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烦恼即菩提”应该是最能给人信心的一句佛家经偈了。众生百态:或富贵、或贫穷,或健康、或病苦,或顺利、或挫折。然而呢,即便有众生百态,烦恼却是众生共有的。不仅仅是贫穷、病苦、逆境中的众生有烦恼,富贵、健康、顺利的众生也离不开烦恼的光顾。
众生者,习气也。习气犹在,烦恼常临。没有烦恼则非众生,没有烦恼是佛的境界,是一切照了的觉悟境界。或许会有豁达开朗、无忧无虑的人,但是决不会有没有一丝烦恼的人。忧,是对所受现境的不满引发的思绪;虑,是对攀比预期信心不足的表现。豁达的人坦然面对现境所以无忧;开朗的人不屑于攀比所以无虑。烦恼则不同于忧虑,烦恼是对未来不能把握的无奈。不能预见未来的人都会有烦恼,有再多的钱也不能买断烦恼的侵扰;再有权势的人也不能阻止烦恼的光顾
。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,未来有太多的变数,所以我们常说要把握未来。“把握未来”是对自己的激励,激励自己拥有一个更好的现在;是一种期许,给拼搏中的人增加信心。其实我们都知道,切实地把握住未来会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。
烦恼者,众生也。烦恼是因为对未来不能切实把握的无奈,烦恼的根本在于无明。无明者,习气也。习气生起的时候,无明随即生起。无明伴生着习气,习气伴生着烦恼。无无明则无习气,无习气则无烦恼。烦恼是习气的挂碍,习气是无明的表征。
无明是众生之源,无明是种以偏代全的颠倒,是种把一沤目为全潮的颠倒。以动找静了不可得,处颠倒中不知颠倒所在。无明是一种不可捉摸的颠倒,习气是无明的表征,知有习气,则知有无明。烦恼是习气的挂碍,知有烦恼,则知有习气,则知有无明。
菩提与般若都包含了智慧、觉悟的含义,菩提与般若却又有不同。般若是渡人之舟,是智慧之用;菩提是一种智慧的境界,是能够确切地把握住未来的智慧境界。菩提是三昧实相;菩提是前后通达,再无分别的明了境界。菩提心是菩提之住,菩提行是菩提之持。无无明是菩提之住,亦无无明尽是菩提之持。
“烦恼即菩提”这句经偈却是不能解读成“烦恼是菩提”。“即”的本意是食,引申为至。“烦恼即菩提”说的是:烦恼可至菩提。而非烦恼就是菩提。有人会把烦恼与菩提理解为互为高下的阴阳两面。这样的理解是有违实相之义的。菩提者,实相也。既是实相何为阴阳。若有阴阳必生分别,若存分别,云何菩提实相。
与实相相对应的是虚相,虚相者,为因为缘,为生为灭。楞严经说:三缘断故,即菩提心。未来者,现在之续,是因缘之系下的习气演绎。
楞严经说,菩提心生,生灭心灭,此但生灭。灭生俱尽,无功用道。菩提心就在那里,却也并不是想要生起就能生起的,烦恼也不是想逃避就能逃的掉的。既然烦恼是逃不开的,那就直面烦恼。“即”者,食也、至也。把烦恼吃透,知有烦恼可显习气,知道有习气,就能得以降伏气习,习气若灭,则断三缘,三缘断故,自至菩提。
众生即佛。知有众生方能知佛。若知众生者,皆是习气,则离众生相。凡所显相皆为因缘,因缘动则烦恼生,烦恼者,从火、从心,从火则变,从心即幻。烦恼在提醒着我们因缘当断。三缘断故,即菩提心。
以是故“烦恼即菩提”。
愿佛佑吉祥
弟子周襄写于离生别苑